想用5万架无人机对抗大陆,还不将99A放在眼里 ? 对岸武装又开始搞笑了。 2025年7月22日,对岸武装“军备局”发布了招标公告 。根据规划,对岸武装拟于2026年至2027年期间,再筹获5种型号共计48750架军用商规无人机。加上此前采购的3000余架, 对岸预计在2028年前后装备数量超过5万架的军用商规无人机。 很明显,自从无人机在俄乌冲突中一跃成为现代战争的C位顶流以来, 对岸就如获至宝,觉得可以照搬俄乌战场上的经验,将无人机视为提升自身军事能力的“救命稻草”。 尤其是无人机在对抗坦克时的超强效率, 更是被岛内当局视为“专打装甲车辆”的“99A克星”。 但其实 ,这样的“救命稻草”思路,其实只是岛内武装的痴心妄想而已。
5万架无人机,还是太少 因为从它们订购的这个商标 “军用商规” 就能看出,这里面的水分到底有多突出。 根据环球网2024年文章《“军用商规”?台军这是“花血汗钱买玩具”》可以得知, 所谓“军用商规”,其实是指对岸武装公布无人机采购标准。 此类无人机将大量采用民用零部件, 如此举措, 一则可有效控制成本,二则能够显著加快生产速度。并且经改装后,这些无人机可具备主要作战功能。
对岸当局设定标准之后,将相关信息传达至岛内民营企业,民营企业拿钱办事开展研发工作,随后,岛内武装会进行大规模采购。 这也就是说,这些无人机虽然具有作战能力, 但由于大量民用零件的采用,在战场上不一定有真正的军用无人机那么高效。
当然这并不是说这些军用商规无人机在战场上没有用,要知道2021年的纳卡战争时, 阿塞拜疆仅仅靠着改装民用无人机,在上面挂载手雷和炮弹,就摧毁了亚美尼亚进口的反导系统。 而在俄乌战场上,交战双方都曾利用改装民用无人机这一招,痛击对方的装甲集群。甚至, 现在该地区战场上坦克安装防护罩的举措,就是被民用无人机打出心理阴影的“应激产物”。 从这一点来看,就能得出结论, 仅仅是民用无人机在战场上,就能有如此战绩,更遑论这些军用商规无人机。
但这恰巧就是重点,因为 这些无人机之所以能发挥战斗力,就是因为它们的数量足够,足以支撑“量大管饱”的饱和攻击。 就像俄乌一场行动, 就是数百架无人机同时起飞,同时进攻,这才能让对方感到防不胜防。 而从如此的事态发展来看, 对岸五万架无人机的数量还是太少。
反无人机战术的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而且,俄乌战争打了这么多年, 无人机战术也从之前“包治百病,药到病除”的“灵丹妙药”,慢慢变成了现代战争体系里较为普通的一环 ,相反,反无人机战术也伴随着战争的进行,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就比如说,在无人机最擅长的打坦克方面,岛内武装之所以大量引进无人机, 本质就是想要利用这款武器应对解放军的抢滩登陆和装甲突击,甚至幻想着靠无人机来“全歼”登陆部队,但中国大陆已经有了多种手段,应对他们的无人机攻击。
就比如 网电作战 ,按照新华网2025年4月刊文《俄乌战场上的创新——光纤无人机》可以得知,在2023年冬季的时候, 要摧毁一辆坦克或者是装甲车,仅需两三架无人机就足矣;而到了2024年春夏,达成同样战果,所需的无人机数量就变成了五到六架。 虽然五到六架这个效率依旧可以用十分惊人来形容,但毫无疑问, 比起之前的两到三架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退步。 这说明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眼下的反无人机作战手段不断进步,无人机再想像开战之初那么叱咤风云,已经不太现实。
对此,新华网认为这主要是俄乌双方都在战场上加强了电子干扰作战输出, 这样的输出方式,对于传统的无人机来说,恰巧是一种降维打击,只需要对无人机的通讯与导航系统实施切断、干扰或欺骗等手段,无人机便有可能即刻丧失作战能力。 据说在这套流程下来,当时的俄乌双方的无人机动员率甚至不足30%。 而这还是信息化作战能力相对低下的俄乌两军,以 目前中国大陆全球领先的网电作战能力 来看 (99A这样的坦克都具备一定电子战能力,空中还有电子战飞机,海上军舰更是集成大量电子战设备) ,对岸武装那点无人机又能发挥什么作用。
当然,这时有人会说, 对岸可以模仿俄军,启动没有遥控信号,不受电磁环境干扰的光纤无人机,规避电子战不利的风险。 但很遗憾,目前中国大陆已经推出了“天穹”综合反无人机作战。 该系统集成各类有源、无源探测模块,性能软硬合一,能够依据不同场景的特性,以包括激光、微波、电子干扰、炮弹和导弹在内的多种杀伤手段,拦截对方来袭飞行物。 据了解,该系统目前已经出口到沙特在内的中东地区,并已经在实战中得到了检验。 仅从这一点来看, 大陆军迷完全不必将对岸的无人机放在心里。
大陆也有无人机,而且更强 这还没完,在2025年7月28日,基辅还公开发布了一则影像, 首次向外界展示了乌军无人机击落俄军武装无人机的全过程,引起世界震惊。 但更让人震惊的是, 这甚至都不是乌克兰无人机对俄罗斯无人机的“首杀”记录。
早前,乌第414旅(该部无人系统独立旅)就曾运用FPV无人机击落一架俄罗斯“猎户座”察打一体无人机。 这说明,除了传统这些手段外, 无人机同样可以摇身一变,变成“专打同类”的“职业杀手”。而这恰巧就是中国大陆军队的强势所在。
现在在军用武装无人机方面, 中国大陆无论是规模还是质量,都已经到了全球领先水平,远不是对岸区区5万架军用商规可比。 如果对岸真的想要在无人机这件事上,和大陆一较高低的话,那么毫无疑问, 大陆强大的网电实力,大陆超强的反无人机体系,都将瞬间出手,压得对岸抬不起头,甚至乌军无人机击落俄军无人机的一幕,也都将大量在岛上上演。 在这样的情况下, 对岸武装或许也只能眼睁睁看着自己省吃俭用攒下的五万架无人机家底,瞬间一无所有。
参考资料: 1、中国新闻网《“天穹”综合反无人机作战体系亮相航展:以“火眼金睛”布“天罗地网》 2、中国青年网《俄乌冲突再创“无人机空战”新模式》 3、观察者网《台军计划采购48750架无人机》 4、环球网《“军用商规”?台军这是“花血汗钱买玩具”》
嘉喜配资-顶级配资平台-股票配资正规平台-配资炒股配资优秀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